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很多朋友对于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和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
  2. 包拯课外文言文阅读
  3. 包拯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One]、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

1.包拯二三事文言文翻译

包拯活了六十三岁,先后做过知县,知州,临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枢密副使,还出使过契丹。在端州的郡事两年多,就给人们留下了“好官”,“清官”的深刻印象,在京师和别地的影响如何可想而知。明朝黄瑜在《谓祀孝肃疏》中说,包拯“有功于端州者固多,……非独端民称颂,普天之下虽妇人儒子无不知包待制之名”。

包拯活了六十三岁,先后做过知县,知州,临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枢密副使,还出使过契丹。在端州的郡事两年多,就给人们留下了“好官”,“清官”的深刻印象,在京师和别地的影响如何可想而知。明朝黄瑜在《谓祀孝肃疏》中说,包拯“有功于端州者固多,……非独端民称颂,普天之下虽妇人儒子无不知包待制之名”。

在端州供职时,包拯在会客厅的墙壁上写着一首《戒廉诗》,头两句是“清心为治本,直通是身谋。”这是包拯一生为官为人的宗旨,他以此要求别人,更严格地以此要求自己。

他一生清廉正直,极力反对贪官污吏。端州任满不持一砚的故事,一直被人传为美谈。他在故乡庐州当知府时,他的舅舅犯了法,他知道后,一点不讲私情,派人逮到公堂,重重打了一顿,按照法令秉公断罪。曾任荆湖南路,江南南路,淮南转运使的王逵,巧立名目,刻薄百姓,害得很多人不得不逃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洞里。包拯一连七次上书,揭发王逵的贪赃行为,使宋任宗终于免去王逵转运使的职务。在包拯那里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当时京城人说:“关节不到,有阁罗,包老。”这种赞誉并不过份。

包拯生活俭朴,不搞特殊。宋史传载,包拯当官以后,“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他除时了奉金以外,再无他求。对于那些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吏,他最看不惯。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开封惠民河涨水,经调查,是一些豪门权贵在河上面建筑园亭使河水淤塞所造成,他立即下令拆毁河上全部建筑。有的宦官不甘失去既得利益,搬出地契来辩护,他派人丈量,发现这些人私自改大了地契上的步数,立即报告仁宗,作了严肃的处理。

使用官吏,包拯主张量才委职,才不称职的,无论职位多高,资格多老,他都坚决要求罢免。做了七年宰相的宋痒,长期占据高位却毫无建树,包拯认为“窃位素餐”,上书弹劾,要求撤掉。宋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不学无术,仗着侄女得宠,被委以三司使,宣徽使,节度使等重任。包拯认为张尧佐根本不称职,不顾仁宗反对,大胆揭露张的无能和劣迹,甚至在殿上面对面与仁宗辩论,激愤时唾液溅得仁宗满脸都是。由于包拯坚决反对,张尧佐终于捞不到觊觎的美差。

包拯上述作为,明显地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说过,“民者,国之本,财用所出,安危所系”,他认识到人民的历史作用。他能坚持廉洁的操守,反对损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与这一认识是有关系的。他留于青史的美行,并非没有借鉴的意义。

权〈副〉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如:权辞(临时选取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峭直严峻刚正。《后汉书·第五伦传》:“伦虽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新唐书·刘祎之传》:“父子翼……峭直有行,尝面折僚友短,退无余訾。”《宋史·包拯传》:“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实,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诗:“迂\每恕散人狂,峭直应知君子性。”

辞色言辞和神色。《后汉书·独行传·陆续》:“续虽见考苦毒,而辞色慷慨。”《晋书·祖逖传》:“[逖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公厅上论职事,或未免厉辞色,若杯酒闲,讵可无和气以相接?”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良久,司阍者曰:‘范爷因公往常州去矣。’察其辞色,似有推托。”

平居平日;平素。《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国家养士於平居之时,士当効力於有事之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

后世子孙做官的,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能够放他回家,死以后不能葬于祖坟中。如果不遵从我的遗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译文: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

跟他一起在南京做官的同乡的人,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民怀一人。苏民怀检查清点他做官的俸禄,竹箱子里有八两银子,麻布两丈,几件旧衣服罢了。

这样的都御史又有几个?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

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价吗?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

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One]、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

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

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移任端州知州,升为殿中丞。端州这地方出产砚台,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

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一年过去,他没有拿一块砚台回家。

不久,包拯被授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被任命为节度使兼宣徽两院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和包拯一齐对此进行辩论,话语十分恳切。

又曾建议说:“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丹,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又请求朝廷重视门下省封驳制度,以及废罢和禁铜贪赃枉法的官吏,选拔地方长官,实行对补荫弟子进行考试的制度。

当时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摘取无关紧要的小节来上奏弹劾官吏,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自诩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安,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包拯出使契丹,契丹让典礼官对包拯说:“雄州城新开了一个便门,是否想招诱我国叛逆之人以刺探边疆情报呀?”包拯说:“涿州城也曾经开过便门,刺探边境情报何必用开便门的方式呢?”那人于是无言以对。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任京东转运使,改授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移任陕西,又移任河北,进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专门置办造船用的木材,随意向老百姓摊派征取,而且这里的七个州负责提供造河桥用的竹索,常常多达几十万,包拯都上奏朝廷,停止了这些摊派。

契丹在边境附近集结军队,边境的州郡逐渐紧张起来,朝廷命令包拯到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土地肥沃,百姓却不能耕种,邢、洺、赵三州有民田一万五千顷,都用来牧马,请求全部给老百姓耕种。”

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解州盐法往往给百姓造成负担,包拯前往经营治理,请求朝廷全部进行通商贸易。

包拯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议论和斥责受宠信的权臣,请求朝廷废止所有内授官职等不正当的恩宠。

又罗列上陈唐代魏征的三篇奏疏,希望皇帝把它们当作座右铭和借鉴。又上章陈述天子应当明智地听取和采纳臣下的意见,辨清结党营私的人,爱借有才能的人,不能坚持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见,一共是七件事;又请求去除刻薄的风气,抑制投机取巧的人,端正刑典,明确禁令,不要轻易大兴土木,禁止妖妄荒诞的事情,朝廷大多实施推行了这些意见。

包拯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曾建议在边境无事时将军队移到内地,但没有得到答复。

现在,包拯请求:“罢除河北的屯兵,将他们分别安置在黄河以南的兖、郓、齐、濮、曹、济各州,即使边境告急,也无需担心来不及调遣。如果说边境的守兵不能一下子减少,那么就请求朝廷训练义勇,减少干粮,每年的花费,比不上屯兵一个月的费用,一州的财赋就很充足了。”

没有得到答复。移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损十多万,包拯上奏全部罢除。

因为儿子去世,包拯请求在方便的州郡任职,做扬州知州,又移任庐州5升为刑部郎中。因为保荐官员有失而获罪,被降为兵部员外郎、池州知州。

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

人们把看到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

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

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谢全部毁掉。

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升任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上奏说:“太子空缺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很担忧,陛下长时间犹豫不决,这是为什么?”仁宗说:“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呢?”包拯说:“微臣我没什么才能而担任朝廷官职,之所以请求皇上预立太子,是为国家长远着想。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是怀疑我啊。

我已年届七十,又没有儿子,并不是谋求好处的人。”皇帝高兴地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件事的。”

包拯请求裁减内廷侍臣的人数,减损和节约浩大的开支,责成各路行政机构尽职尽业,御史府可以自行推荐属官,减少每年的休假日期,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实行。张方平任三司使,因购买豪。

你需要的是否这个?不是请你追问!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Seven〗、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_『2』笑比黄河清: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得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__『4』不伪辞色悦人:_________________

〖Eight〗、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1)关节不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布衣时: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Nine〗、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4分)

(1)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Ten〗、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每小题各2分,共4分)

(1)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1〖One〗、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1)畏惧『2』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3』是非『4』言语和神态

8(1)古义:暗中行贿疏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2』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质地的衣服。

9(1)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Ten〗、『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这段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希望后世子孙做官也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清官。他不愧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他的事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意思对即可)

1〖One〗、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翻译: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成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黄河水清了,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

人物简介: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①,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②。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③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⑤,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辞官不赴任。受任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许久后,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担任天长知县。

[Two]、包拯课外文言文阅读

1.包拯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خ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خ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د遗留

Cخ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د到ح往

Dخ使得至前陈曲直陈د陈述

2.خ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ثجث

1)ج拯立朝刚毅ح贵戚宦官为之敛手ح闻者皆惮之。ثث

2)ج与人不苟合ح不伪辞色悦人。ثج

3.خ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ح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ر请结合原文简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16335要分析作答。ثج答案:1.جBث“遗”应解释为“馈赠”ج

ج 2.ث1)ج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ح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ح听说ث他ج的人都害怕他。ث

ث2)ث他ج不随便附和别人ح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ث

5.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ثجح为官清廉、为民作主جذ老百姓以“青天”称之ح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ث赞美ج之情ث。

小题1:(1)不久『2』馈赠『3』到,往『4』陈述

小题1:(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小题1: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这样分析之后,根据语意停顿也就出了,“拯命制者/才足贡数”“拯”字后也可停顿。

点评:句子的断句实际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考查。画停顿时,首先要看一下句子是什么意思,根据句意把句子画开。一般情况下,句子的主谓之间、动宾之间、长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转折词语之前、发语词之后、古二今一的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寻”根据语境,应译为“不久”,在《桃花源记》中有相同的意思。“遗”意为“给予”,在此句中可译为“馈赠”。“造”为动词,到,往。“陈”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仿,即“说,陈述”。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则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为之”“辞色”等。“为之”是因为这,即因此的意思,“辞色”是言语和脸色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青天”是对包拯的赞誉,从文中可知,包拯不仅断案如神,如第一段中的事情,而且为人刚强坚毅“恶吏苛刻,务敦厚”。他还严格要求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如第二段中事情。由此我们可知,“青天”既指包拯为官清廉,更指他为民作主、执法严明。

点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提取文中信息时,一定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语段.文言文的理解和现代文的思路是一样的。找到关键语段或语句,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文章内容,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了。

你需要的是否这个?不是请你追问!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Seven〗、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_『2』笑比黄河清: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得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__『4』不伪辞色悦人:_________________

〖Eight〗、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1)关节不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布衣时: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Nine〗、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4分)

(1)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Ten〗、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每小题各2分,共4分)

(1)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1〖One〗、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1)畏惧『2』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3』是非『4』言语和神态

8(1)古义:暗中行贿疏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2』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质地的衣服。

9(1)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Ten〗、『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这段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希望后世子孙做官也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清官。他不愧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他的事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意思对即可)

1〖One〗、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墨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9.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A.②⑤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B.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11.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8.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墨",指贪污,不廉洁.

9.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故选A项。

10.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误,原文中“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1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于的能力。『1』句中,“忤”译为“冒犯”;“市”译为“买”;“遁”译为“逃跑”。『2』句中,“已而”译为“不久”;“劾”译为“弹劾”;“鱼肉”,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鱼肉”,也可引申为“迫害”之意;“缙绅”,借代用法,译为“士大夫”。

[借鉴答案]『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出心裁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土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方法提炼]准确理文言文中的语句,一定要学会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要注意特殊的古文句式,如主谓倒置、宾主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小题1:(4分)『1』屡次、多次『2』做……的知县、做县的长官『3』不久『4』给予

小题2:(3分)(你)为什么割了(别人的)牛舌却又来告他?

小题3:(2分)孝顺父母、断案机智、清正廉洁。

试题分析:“知”,名词动用,“知”本为“知县”,官名,句中是“做知县”,“寻”,古今异义,古文中是“最终”“不久”的意思。“遗”读wèi,“送给”的意思。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些字词含义的变化学生难于掌握。古文中的字词变化较多,有活用,有一词多义,有古今异义,平时学习时要多辨识多记忆。

试题分析:“何为”,即“为何”,“而”表示转折,“又”“告”与现代意义相同,不译,直接使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中没有难解字词。古文中有大量字词,其意义与现代意义不同,要记忆,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意义相同,这些无须记忆,哪些是“异义”,哪些是“同义”,这需要靠平时多阅读古文,有积累,有经验,即可判断。

试题分析:选文有三层,“包拯,字希仁……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岁满不持一砚归”,分别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包拯的品质。”

点评:本文有难度,学生要看懂内容,必须把文章大致翻译一下,然后才能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所作所为来分析,不能的行为表现人物不同的品质,可分清文章层次,以次分析概括。

[Three]、包拯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包拯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خ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

Bخ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د遗留

Cخ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د到ح往

Dخ使得至前陈曲直陈د陈述

2.خ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ثجث

1)ج拯立朝刚毅ح贵戚宦官为之敛手ح闻者皆惮之。ثث

2)ج与人不苟合ح不伪辞色悦人。ثج

3.خ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ح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ر请结合原文简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16335要分析作答。ثج答案:1.جBث“遗”应解释为“馈赠”ج

ج 2.ث1)ج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ح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ح听说ث他ج的人都害怕他。ث

ث2)ث他ج不随便附和别人ح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ث

5.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ثجح为官清廉、为民作主جذ老百姓以“青天”称之ح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ث赞美ج之情ث。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墨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9.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A.②⑤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B.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D.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11.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8.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墨",指贪污,不廉洁.

9.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故选A项。

10.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误,原文中“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1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于的能力。『1』句中,“忤”译为“冒犯”;“市”译为“买”;“遁”译为“逃跑”。『2』句中,“已而”译为“不久”;“劾”译为“弹劾”;“鱼肉”,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鱼肉”,也可引申为“迫害”之意;“缙绅”,借代用法,译为“士大夫”。

[借鉴答案]『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出心裁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土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方法提炼]准确理文言文中的语句,一定要学会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要注意特殊的古文句式,如主谓倒置、宾主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你需要的是否这个?不是请你追问!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Seven〗、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_『2』笑比黄河清: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得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__『4』不伪辞色悦人:_________________

〖Eight〗、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1)关节不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布衣时: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Nine〗、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4分)

(1)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Ten〗、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每小题各2分,共4分)

(1)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1〖One〗、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1)畏惧『2』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3』是非『4』言语和神态

8(1)古义:暗中行贿疏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2』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质地的衣服。

9(1)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Ten〗、『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这段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希望后世子孙做官也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清官。他不愧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他的事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意思对即可)

1〖One〗、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One〗、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分)『1』徙知端州(转任到)『2』以遗权贵(赠送) 2.翻译下列句子:(2分)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王爷和包大人是疏不通关系的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4分)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第二段:机、智反应敏捷、对答得当第三段:清廉正直世人皆知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1分)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One]、二段是正面描写,第三段是侧面描写.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2分)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第二段:机、智反应敏捷、对答得当第三段:清廉正直世人皆知。

好了,关于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和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7788896.com/hwWRwueQVz.html

相关推荐

  • 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很多朋友对于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和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

    编辑:经典句子
    时间:2024-08-20